落地伦敦的第三天,我收到了学院发来的选课确认邮件。
屏幕上的课程表排列整齐,和过去三年截然不同的专业方向让我有些恍惚。
季巡敲门时,我正在纠结要不要退掉那门早八的统计学。
他手里拎着两个纸袋,头发上还沾着雨珠。
"路过唐人街买了烧鸭饭,要一起吃吗?"
烧鸭的油脂香气在狭小的公寓里弥漫开来。
我忽然想起高三那年,傅笙翻墙逃课去给我买校门口那家烤鸭,结果被教导主任逮个正着。
他站在升旗台上念检讨时,还偷偷冲我挤眼睛。
"不合胃口?"季巡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。
"没有。"我摇摇头,扒了一口饭,"很好吃。"
季巡推了推眼镜,突然说:"明天系里有新生欢迎会,要不要一起去?"
我筷子顿了一下:"我...不太擅长社交。"
"就当陪我。"他笑了笑,"我导师非要我当新生向导。"
欢迎会比想象中热闹。
阶梯教室里挤满了各国学生,空气里飘着廉价的香槟味。
我端着果汁杯站在角落,看季巡被一群金发女生围住问东问西。
他回答问题时总是不自觉地推眼镜,这个动作莫名让人安心。
"沈悦?"一个戴牙套的亚裔女生凑过来,"你是季学长的女朋友吗?"
果汁呛进气管,我咳嗽得满脸通红。
季巡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身后,轻轻拍着我的背:"没事吧?"
他的手掌温度透过单薄的衬衫传来,我下意识躲了一下。
"她是我妹妹的朋友。"
季巡对牙套女生说,然后压低声音问我,"要出去透透气吗?"
走廊尽头的露台正对着泰晤士河。
夜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,季巡靠在栏杆上,衬衫下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。
"你以前...是不是经历过什么?"他突然问。
河面上的游轮缓缓驶过,灯光在水面碎成无数金箔。
我盯着那些浮动的光点,轻声说:"只是需要重新开始。"
季巡没再追问。
回公寓的路上,他指着路边一家亮着暖黄色灯光的甜品店说。
"这就是我说的那家冰激凌店。"
玻璃橱窗里,牛油果榛子冰激凌堆成小小的雪山。
"要试试吗?"他问。
我点点头。冰激凌入口的瞬间,浓郁的坚果香在舌尖炸开,甜得让人眼眶发热。
"好吃吗?"季巡问。
"嗯。"我舔了舔嘴角,"比想象中甜。"
回公寓后,手机提示音接连不断。
我犹豫了很久才点开,发现是许柔发来的好友申请。
验证消息里写着:
【笙哥喝醉了,一直喊你名字】
我删除了那条申请,顺手点开朋友圈。
共同好友的点赞提醒里,傅笙的头像赫然在列。
他点赞了许柔三小时前发的病房合照。
伦敦的雨又下了起来,打在窗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。
我打开笔记本电脑,把早八的统计学改成了下午的心理语言学。
屏幕的冷光里,倒映着一张陌生的、平静的脸。
开学第二周,我在图书馆遇见了季巡。
他坐在靠窗的位置,面前摊开几本厚重的专业书,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他微蹙的眉间。
我犹豫着要不要打招呼,他却突然抬头,视线准确无误地捕捉到我。
"这么巧。"他合上书,声音压得很低,"来查资料?"
我点点头,晃了晃手里的文献清单。
季巡扫了一眼,挑眉:"心理语言学?我记得你本科是金融。"
"换专业了。"我轻声说,"想试试别的。"
他没多问,只是往旁边挪了挪,给我腾出位置。
我们就这样安静地各自看书,偶尔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成了唯一的交流。
直到傍晚,季巡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
他看了一眼屏幕,眉头皱得更紧。
"我得先走了。"他匆匆收拾书包,"导师临时找。"
我点点头,继续低头看论文。
但没过多久,手机亮起,是季巡发来的消息:
【晚上有空吗?那家冰激凌店出了新口味】。
我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几秒,回了个【好】。
冰激凌店比上次来时更热闹,季巡已经在靠窗的位置等我。
他面前摆着两份冰激凌,一份是熟悉的牛油果榛子,另一份是焦糖海盐。
"试试?"他推了推焦糖海盐的那份,"听说很特别。"
第一口下去,咸甜的滋味在舌尖交织,意外地和谐。
季巡撑着下巴看我,突然笑了:"你吃东西的时候,眼睛会微微眯起来。"
我愣了一下,下意识摸了摸眼角。
"这样挺好的。"他的声音很轻,"比刚来的时候放松多了。"
回公寓的路上,夜风微凉。
季巡走在我身侧,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。
路过一家唱片店时,他突然停下脚步。
"等我一下。"他说完就推门进去,几分钟后拿着一个牛皮纸袋出来,"送你的。"
袋子里是一张黑胶唱片,封面上印着《LondonRain》。
"看你朋友圈分享过这首歌。"他语气自然,"正好看到就买了。"
我接过唱片,指尖碰到纸袋边缘时,心跳突然快了一拍。
"谢谢。"我说。
季巡笑了笑,没再说话。
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斜斜地落在我脚边。
那晚睡前,我习惯性刷了下朋友圈。
许柔又更新了动态。
她和傅笙在KTV,照片里傅笙拿着话筒,眼神飘向镜头外。
配文是:【某人终于肯出来玩了】。
我平静地划过去,点开和季巡的对话框,发了条消息:【冰激凌很好吃】。
他很快回复:【下次带你去尝抹茶味的】。
窗外,伦敦的雨声渐渐小了。